• 首頁
  • TSBPN
  • TSBPN 中文
  • TCNP
  • TSBD
  • /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
  • 學會介紹
  • 腦神經刺激專家委員會
  • 最新消息
  • 會議
  • 學術獎
  • 出版
    • 專家共識
    • 臨床量表
    • 學會書籍
    • 學會通訊
    • Bulletin of the AFPA
  • 會員資格
  • 會員繳費資訊
  • 國內外相關網站
Loading
首頁 >> TSBPN 首頁 >> 出版 >> 學會通訊

... 學會通訊

字體:小.中.大
分享:
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科 John Tsuang, M.D., M.S. / 演講導讀及紀錄:陳佳惠醫師

莊教授本身為附設醫院中的精神科醫師,同時兼顧臨床工作及研究、教學。莊教授在一個小時的演講當中分享作為一個臨床精神科醫師,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涯規劃,並兼顧臨床與研究工作。演講中以他自身的經驗為基礎,並且分享了美國精神科研究的現況。

演講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為發展臨床研究工作。莊教授認為,一名精神科醫師決定是否要投入臨床研究時,首先要了解臨床醫師做研究的辛苦現狀。作臨床研究的精神科醫師必須同時兼顧許多任務。除了照顧臨床病人外,也必須撰寫計劃及論文,負擔起醫院或學校中教學的任務、行政工作,甚至必須要積極在醫院外建立自己的名聲等等。因此他認為在住院醫師甚至醫學生時,就應該針對自己的狀況,對於是否未來是否要做研究有一規劃。不論是否要踏入臨床研究或僅是執行臨床醫療,這個攸關未來生涯的決定都應越早決定越好。而職業生涯的規劃,無論臨床工作或臨床研究都需要考慮許多因素,當然個人的興趣及動機十分重要,但是絕對不僅只想到個人興趣或性向。年輕醫師也應該要考慮現實環境、經濟、家庭因素、個人理想。在美國,研究工作與臨床職業的薪資有著相當大的差距,若要投身研究工作,則一定要有這點心理準備:你的薪水永遠比不上開業的同事們。當你決定要開始進行臨床研究時,有一個好的開始是很重要的。初學者投入臨床研究,題目應盡量專注不要分散。許多初踏入研究領域的年輕醫師常遇到的困境是,研究題目太過於籠統且沒有主軸。此時,找到好的指導者(mentor)便十分重要。一個好的指導者應幫助年輕醫師,在研究的主題、設計、方向、甚至執行方面,提供經驗的傳承。

演講的第二部份為研究的基礎。研究的基礎包括:研究假設、方法學、個案的選擇、診斷及評估工具、獨立變數、應變數、統計分析,及最後的發表。莊教授在這部份簡單介紹了一個精神科臨床研究所需要的基礎。在統計分析部份,他認為除了簡單的統計可自己處理外,現今的精神科研究大部份統計,都應與統計學者合作,依賴他們的專業完成研究的統計分析。

第三部分是一些臨床研究的例子。教授也舉了他自己的研究經過為例,說明臨床研究的兩大分類,觀察研究及實驗研究。教授建議剛踏入研究的醫師,可以先從觀察研究做起,利用自己臨床的經驗,找出合適的方向,再進一步設計執行較困難的實驗研究。

Q and A:
Q:精神科研究是否有國際合作的可能?
A:莊教授認為,以目前美國或其他國家對於研究的經費支持模式而言,在一個國家申請國際性研究,能得到支持的可能性不高。若有兩群研究者,在兩國分別提出相似計劃申請經費再合作,是較為可行的方式。

top
最新消息│ 學會介紹│ 會議│ 學術獎│ 出版│ 連絡我們│ 國內外相關網站│ TSBPN│ TSBPN中文│ TCNP│ TSBD
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
戶名: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帳號:合作金庫(006) 世貿分行 5056-871-000313
地址:704302 臺南市北區勝利路138號 成大醫院精神部
電話:(06) 235-3535 轉 5101/E-mail:tsbpn2002@gmail.com
Copyright © 2024 TSBPN 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