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TSBPN
  • TSBPN 中文
  • TCNP
  • TSBD
  • /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
  • 學會介紹
  • 腦神經刺激專家委員會
  • 最新消息
  • 會議
  • 學術獎
  • 出版
    • 專家共識
    • 臨床量表
    • 學會書籍
    • 學會通訊
    • Bulletin of the AFPA
  • 會員資格
  • 會員繳費資訊
  • 國內外相關網站
Loading
首頁 >> TSBPN 首頁 >> 出版 >> 學會通訊

... 學會通訊

字體:小.中.大
分享:
作者:Clinical Trial Design 陳純誠M.D., Ph.D.
(內容已完全收錄於94年臨床試驗訓練課程之VCD中)
Medical Affairs Director, Pfizer Taiwan, Pfizer Global Pharmaceutical
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
College of Medicin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演講導讀及紀錄 游舒涵醫師
重要提示 slides 5, 6, 7, 16, 20, 24

簡介臨床試驗

要了解人體試驗(clinical trial)須先知道何謂臨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後者是以人為對象探討臨床問題的研究,如研究致病機轉、流行病學研究、醫療機構相關研究等等,都屬於臨床研究。臨床研究可分為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及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study)兩種,其中描述性研究主要是在形成假說,而分析性研究則是在驗證假說。後者又可以分為觀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及實驗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觀察性研究藉橫斷性研究、個案對照研究、世化研究等研究方法,以了解潛在危險因子和疾病之關聯性,然其限制在於無法控制研究當中的干擾因素。相對的,實驗性研究較可能在研究設計時,即設法控制干擾因素,以減少它們造成研究結果有偏差的可能性。依其實驗對象又再分為人體試驗(clinical trial)及動物試驗(animal study)。因其是直接試驗於人體及動物,所以須有完整的試驗規範以確保符合倫理原則及科學價值(尤其是人體試驗)。

由上述可知,人體試驗是臨床研究的一種,核心為一特殊的臨床問題。人體試驗的目的在於設計研究以儘可能unbiased評估一個藥物或非藥物處置使用於人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回答此研究核心的臨床問題。人體試驗的優勢在於其是最接近unbiased的研究設計,對於誤差能有較好的測量,以提供臨床醫師足夠的資訊來評估研究結果的重要性及應用。由於其為前瞻性設計,因此可以同時測量多重結果。然人體試驗亦有其限制,如高昂的花費,無法確認病人的順從度,以及是否符合倫理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人體試驗委員會(IRB)

先進國家都有其對於人體試驗的規範,去了解這些規範是相當重要的。且任何一個人體試驗也都須要通過人體試驗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的認證,以確保研究進行能符合human protection及科學價值的意義。須注意的是,在符合倫理的考量下,一些弱勢族群如:兒童、囚犯、發展遲緩的成人、精神疾病患者、懷孕婦女、及災難的受害者等,並不適合成為人體試驗的對象。此外,大家常會以為只要沒有對人體做侵入性的處置就不須受上述規範。實際上,即使是對於個案施行問卷或是單純使用病例資料做研究,因涉及個人隱私,或在填問卷的過程中可能引發情緒或價值觀的改變,並且觸及倫理的問題,所以也都須經IRB認證。如:講者之前在英國針對面臨可能有乳癌診斷的患者施行問卷,其中包括自殺意念的問題,IRB將此問卷給幾個人選填以後,認為此問題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而建議刪除。因此IRB是基於倫理的考量,衡量研究所能達成的科學利益及受試者可能面臨的傷害危險性之輕重,以保護受試者。

此外,受試者同意書(informed consent)亦是一項相當重要的議題。取得受試者同意書不只是取得一個簽名而已,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須和受試者討論這個研究的目的、相關內容、進行方式等等,以讓受試者充份了解加入研究後所可能造成的危險及意義,使其有充分的資料以決定是否加入研究。

人體試驗設計

人體試驗的設計重在focus及efficiency。首先須考量這個試驗的對象為何,我們須找什麼樣的個案?要如何找到這樣的個案?如此才可針對這些個案去規劃caring program,經由完善的構思與設計才能達到最大的研究利益且將危險性降至最低,以有效地、準確地回答研究核心的臨床問題。

對於人體試驗而言,一個明確且單純的臨床問題是很重要的。如何形成好的研究問題須由feasible、interesting、novel、ethical、relevant等五個面向思考。我們須考量適當的受試者及其來源、可運用的時間及財力等等,以決定現有的研究資源足以解決何種程度的研究問題。通常,研究問題越簡單且focusing則研究設計會越單純,所需的樣本數較少,亦可節省花費。此外,研究是否具新意也是IRB很重視的一部份。具有新意的研究包括可replicate之前的研究結果,或擴展之前的研究設計,或是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如果已有一篇文章指出某藥物對於某個疾病是有效的,那我們設計研究去印證是否如此,這樣的結果是否可被replicate。一個研究結果須在很多研究中得到相同的結論才可提供強烈的證據。又如抗精神病藥物都是著重於dopamine或serotonin system,若發現substance P可能會有效,而去設計一個研究評估以substance P治療精神病症狀的效果,這個研究的結果便可提供研發精神病藥物的一個新視野。

人體試驗的設計須考慮幾項要點,包括是否隨機分組?如何隨機分組?單盲或雙盲試驗?如何可以減少可能發生的偏差?研究架構中time frame該如何?如:治療要進行多久取決於臨床使用藥物的情形、藥物的效果、及疾病的病程等等。此外,人體試驗通常會有對照組,依據要回答的研究問題及目的來決定對照組的治療方式及選擇對象,如:採用安慰劑或標準的治療方式。

而人體試驗受試者的對象依研究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須針對研究要找的對象來設計inclusion及exclusion criteria。如phase II trial是初試某個藥物對於某病是否有療效(signal是否efficacy,是否significant),所選擇的研究對象同質性高,criteria設計會相當嚴格。而phase III trial是replicate的研究設計,所以研究對象須稍微具異質性。至於phase IV trial的結果為提供臨床使用做參考,因此,其研究對象的組成以類似一般大眾的情形為佳。

此外,慎選outcome variable也很重要,精神科相關的研究多使用clinical outcome。然如果要研究的是病程相當緩慢的疾病,那麼用clinical outcome來評估療效會拖延試驗的進行,因此須考慮使用其他的outcome variable,如:以醫學影像診斷來評估或許較clinical outcome適當。而outcome的測量在精神科常用量表評估,因此選擇具有足夠信度及效度的量表才能提供有效的研究結果。

結論

進行任何人體試驗最重要的是要考量倫理相關議題,且事前具備完善的計劃和準備,如此才可能成功。講者提醒我們,人體試驗沒有經過完整的準備一定會失敗,然準備完善並不一定保證試驗結果會成功,祝大家good luck!

top
最新消息│ 學會介紹│ 會議│ 學術獎│ 出版│ 連絡我們│ 國內外相關網站│ TSBPN│ TSBPN中文│ TCNP│ TSBD
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
戶名: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帳號:合作金庫(006) 世貿分行 5056-871-000313
地址:704302 臺南市北區勝利路138號 成大醫院精神部
電話:(06) 235-3535 轉 5101/E-mail:tsbpn2002@gmail.com
Copyright © 2024 TSBPN 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 All rights reserved.